强盛的对流活动(雷暴云/积雨云)
充足的水汽供应
不稳定的大气层结
强垂直风切变
冰雹直径(D)与上升气流速度(V_up)存在直接物理关联:上升气流强度决定冰雹的最大可能尺寸。
冰雹生长公式: 冰雹质量增长速率 ∝ 液态水含量(LWC) × 上升气流速度(V_up)(冰雹在过冷水区捕获水滴增长)
临界平衡条件: 冰雹在云中悬浮并增长需满足:上升气流托举力 ≥ 冰雹重力 → V_up ≥ 冰雹的下落末速度(V_t)
下落末速度(V_t)与冰雹尺寸关系:
最小上升气流要求: 形成直径 D(cm)的冰雹,上升气流速度需满足:V_up ≥ 14.4 × √D
增长时间与尺寸: 强上升气流(>20 m/s)可延长冰雹在过冷水区的悬浮时间(数分钟至十余分钟),使其通过多次升降循环(反复通过0℃层上下)累积冰层,直径显著增大。
⚠️ 注意:巨雹(>5 cm)需同时满足极强上升气流(>30 m/s)、高液态水含量和深厚过冷水区,多发生在超级单体风暴中。
理解这一机制对灾害预警至关重要:当雷达探测到强上升气流特征时,可提前预判大冰雹风险,及时发布警报减少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