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古地层学是考古学的基础理论之一,其核心依据是地层叠压律(Law of Superposition)和打破关系(Stratigraphic Relationships)。通过分析遗址中的沉积序列(即不同时期形成的土层堆积序列),考古学家可以推断人类活动的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。以下是具体推断过程和依据:
地层叠压律“下层早于上层” 是基本法则。自然沉积或人类活动形成的土层,按时间顺序自下而上堆积。底层是最早的遗存,顶层是最晚的。
打破关系 若后期人类活动(如挖坑、建房)破坏了早期地层,形成“打破”现象,则被打破的地层一定早于破坏它的活动。
包含物断代 地层中埋藏的人工遗物(陶器、石器、金属器)或自然遗物(动植物遗骸、碳屑)是直接断代依据。
对地层中的有机样本进行科学测年:
河南二里头遗址的地层推断
关键证据:商文化层直接叠压在夏文化宫殿基址上,且商代灰坑打破夏代地层,证实夏商更替。
通过系统分析沉积序列的物理属性、包含物组合及地层间相互关系,考古学家能构建遗址的时间框架,还原人类活动的历史脉络。地层学如同“地下的史书”,每一层都是被封印的篇章,等待被科学解读。